四合院的院落构成
四合院的院落构成
四合院是以院为中心的内院式住宅,院落是四合院住宅不可少的定文性元素,没有院落就不称其为四合院。
北京四合院的院落是沿中轴之分成若干层次的,北京人称之为“几重院落”或“几进院落”。现在我们以三进院落的中型四合院为例,来分析院落的空间构成。
由宅门进人宅院之后,在倒座房和垂花门之间是第一进院落。明清四合院的第一进院落称为外院,又称外宅。它是主人接待宾客、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。外院的建筑功能主要有门道、门房(传达室、门卫)、客厅(可兼作书房)、库房、厕所等。院落呈东西狭长状。院落北端在中轴线位置设二门(重花门)通向内院。第一进院落是宅院的起点,但不是中心。
第二进院是宅院的中心,它由坐北朝南的正房、东西厢房、与外院相通的重花门及联系各房的抄手游廊围合而成,开阔而宽敞。第二进院落在宅院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,它是住宅中多功能共享空间,院内各房间的采光、通风、联系、交通、人们的户外活动,儿童的玩耍游戏、冬日晒暖、夏日纳凉、赏花观鱼、弦歌诵乐及至逢红白喜事时招待亲朋都要在内宅的大院里进行。北京四台院这种宽敞的内院不仅补充了室内空间的不足,而且提供了一个家庭露天活动的场所。它给家庭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和舒适,增添了许多情趣和交流。这种露天活动场所的优点,是其他任何形式的住宅都无法相比的。
在第二进院落中,还有两处空间特别值得提及,这就是由耳房、厢房、抄手游廊和院墙围成的两处小院落,称为“小人井”。小天井的而积不大,与中心院落既分隔又联系,但它们位处一隅,安谧幽静,另有一番情趣和功用,是内宅院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第三进院落是由后罩房(或后罩楼)及两侧院墙围合起来的狭长空间。它的南面是正房和耳房,东西两侧一般不设厢房,院落的进深不大,是居住在后罩房内人们的室外活动空间。第三进院落和二进院落通常由位于东耳房一侧的通道相联系。
谈及院落的构成和空间,还有一点要说及的,就是廊子的作用。讲究的四合院,内宅的各房都有廊,这些外廊作为室内外的过渡部分,起着联系、沟通内外空间的作用。廊内通常都安有坐凳,天气睛和之时,宅人可以在廊内安坐小憩、赏花观鱼、戏鸟听蝉,悠然自乐。正房、厢房的外廊由抄手游廓串连起来,并与垂花门相接,在内宅形成一个环形交通系统,这种没施为居住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,尤其在雨雪天气或烈日当头时,人们可以通过环廊达于各个房间而避免日晒雨淋。四合院的这种优点,也是其他形式的住宅难以相比的。
由正房、厢房、倒座、耳房,罩房、游廊、宅门和院落组成的北京传统的四合院,除去满足一家人的生活功能外,还是维护封建社会礼制的工具。晋人阮籍在《乐论》里说:“尊卑有分,上下有等,谓之礼……车服、旌旗,宫室、饮食、礼之具也。”在封建社会,包括车马、衣服、饮食在内的一切,都是礼制的工具,作为居住用的“宫室”,自然就更是礼制的工具了。四合院住宅建筑的空间关系,无处不体现出封建社会的等级和秩序,这是它的功能的核心所在。由这种功能决定的空间,自然就是主从分明、尊卑有别、严格对称、秩序井然了。
封建制度消亡以后,传统四合院依然存在,但今人的四合院已不再是封建社会的“礼之具”。它留给人们的是安恬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令人品味无穷的居住文化。
下一篇:单座古建筑的平面